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酶免法(TRAP-PCR-ELISA)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48例相应癌旁组织标本、19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标本、21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TERT的基因表达.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率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表达率分别为:乳腺癌组为85.42%和89.58%;良性乳腺肿瘤组为42.11%和31.58%;相应癌旁组为14.58%和16.67%;正常乳腺组为0.00%,0.48%.乳腺癌组、良性乳腺肿瘤组、相应癌旁组及正常乳腺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01);乳腺癌组端粒酶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表达率与良性乳腺肿瘤组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8 2、0.687 5,P均<0.01).结论 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表达与乳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关;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表达的检测,可作为乳腺肿瘤诊断、治疗、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推荐文章
端粒酶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乳腺肿瘤
端粒,末端转移酶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研究
端粒
端粒酶
肿瘤
端粒酶和端粒酶抑制剂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抑制剂
恶性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端粒酶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江西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乳腺癌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9|R446.6
字数 27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94.2006.04.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锦辉 南昌市第三医院检验科 8 10 2.0 2.0
2 魏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9 30 3.0 5.0
3 樊有龙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11 45 3.0 6.0
4 邹叶青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子中心 25 69 4.0 7.0
5 李清祥 南昌市第三医院检验科 10 28 3.0 5.0
6 熊峻 南昌市第三医院检验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乳腺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