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假性延髓麻痹短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预测指标,以指导早期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4-05/2005-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12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选择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脑卒中次数、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检查(血压、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假性延髓麻痹类型、偏瘫程度、合并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头CT或MRI病灶数1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疾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和预测因素.入院后正规治疗20 d,第21天评价短期预后.显效为假性延髓麻痹症状基本消失,能顺利进食流质食物;好转为能顺利进食固体食物,但进食流质食物仍有呛咳.短期预后好为显效和好转的患者,短期预后差为无变化、恶化和死亡的患者.结果:患者12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单因素分析结果:短期预后好组患者84例,短期预后差组患者4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有7个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包括年龄、脑卒中次数、假性延髓麻痹类型、偏瘫程度、合并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CT或MRI病灶数.②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合并感染、完全性假性延髓麻痹、年龄大、CT或MRI病灶数多、合并电解质紊乱是短期预后差的具有预测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的年龄、假性延髓麻痹类型、合并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CT或MRI病灶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假性延髓麻痹短期预后的发展趋势.对有此趋势的患者应早期干预、充分救治.
推荐文章
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
回顾性研究
预后
青中年
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脑血管意外
因素分析,统计学
脑梗塞
颈内动脉
扩容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扩容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卒中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痹,延髓性 预后 因素分析,统计学
年,卷(期) 2006,(36)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康复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47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53 358 11.0 16.0
2 王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66 212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痹,延髓性
预后
因素分析,统计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