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在块状Zr-Cu-Al非晶合金形成能力较大的成分范围附近设计成分,利用电弧炉吸铸的方法制备了直径分别为3和4 mm的Zr48.5Cu46.5Al5块状非晶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含有微米尺度的具有马氏体结构的CuZr相,同时还生成了在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的Zr2Cu纳米颗粒和Cu10Zr7片状相.室温压缩实验表明,直径为3和4 mm块状非晶复合材料分别达到7.7%和6.4%的塑性变形,同时有显著的应变硬化现象.
推荐文章
纳米A12O3/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铝基复合材料
球磨
搅拌铸造
纳米Al2O3颗粒
粉末热挤压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粉末热挤压
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镁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
镁基非晶
复合材料
差压压铸
粉末冶金CNTs/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
化学镀
高能球磨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Zr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块状非晶 复合材料 剪切带 塑性变形 显微组织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
字数 35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6.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建 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26 140 7.0 11.0
2 魏炳忱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14 64 6.0 7.0
3 李维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5 37 4.0 5.0
4 王育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20 84 6.0 8.0
5 孙玉峰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13 4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块状非晶
复合材料
剪切带
塑性变形
显微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