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经导管治疗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总结其技术难点与临床策略.方法先天性心脏病伴假性室间隔膜部瘤患者158例,均应用7~10 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相应封堵器,封堵后15 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d;术后1、3个月定期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158例中154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7.5%.142例术后15 min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封堵,12例术后即刻造影示少量分流,1~3个月后超声复查,无异常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8和1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X线透视时间10~65 min,平均(15.2±8.8)min;操作时间35~120 min,平均(42.5±16.2)min.结论经导管采用封堵器治疗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前景好.技术关键在于对膜部瘤形态的判断以及封堵器的选择.
推荐文章
经皮穿刺封堵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缺损
应用解剖
介入治疗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44例疗效分析
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国产封堵器
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
介入治疗
室间隔膜部瘤34例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心脏室壁瘤
心间隔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初评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假性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假性室间隔膜部瘤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1
字数 3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06.02.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性室间隔膜部瘤
介入治疗
封堵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综合临床
双月刊
1008-6315
12-1361/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18-5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