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水平、核转录因子PPARγmRNA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ELISA法检测血浆中sCD40L含量,RT-PCR法测定外周血中PPARγm RNA表达,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型,分析sCD40L水平、PPARγm RNA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相比sCD40L明显增加(19.0±6.6 vs 13.4±3.8),PPARγ m RNA明显降低(0.40±0.12 vs 0.62±0.13),尤以ACS组明显,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累计支数越多、病变越严重,sCD40L水平增高,PPARγmRNA表达减少越显著.相关分析显示PPARγmRNA表达和sCD40L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3,P<0.001).结论 sCD40L对ACS不稳定斑块有促进作用,PPARγ具有抑制sCD40L的作用,提示通过激活PPARγmRNA表达和降低sCD40L水平可能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具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可溶性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CD40配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脂蛋白
可溶性CD40配体与心血管事件
可溶性CD40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性斑块
炎症
心血管事件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冠心病
可溶性CD40配体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组织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溶性CD40配体和核转录因子PPAR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核转录因子PPARr 冠状动脉病变
年,卷(期) 2006,(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92-2794,28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06.18.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丽霞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153 921 13.0 23.0
2 齐峰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111 533 11.0 16.0
3 石燕昆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70 323 7.0 14.0
4 郭传明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69 323 8.0 14.0
5 王先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78 461 9.0 17.0
6 王燕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32 151 7.0 11.0
7 杨玉霞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 6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溶性CD40配体
核转录因子PPARr
冠状动脉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