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胡桃夹现象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作用和预后.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测压对儿童胡桃夹现象进行诊断,并对3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及介入治疗后中长期随访观察.结果: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胡桃夹现象的特征.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左肾静脉最宽径是最窄径的4.20倍(P=0.005),右肾静脉血流峰值是左肾静脉的1. 56倍(P=0.006).血管造影明确显示左肾静脉受压征象,左、右肾静脉压分别为11.66和7.50 mmHg,压力差为4.11 mmHg,支架置入后左肾静脉压降为8.16 mmHg.术后随访2~3年,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测压均能对胡桃夹现象提供确诊的重要信息,后者更能客观反映胡桃夹现象的病变程度,并可同时进行有效的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术简便、安全,长期疗效较好,是治疗儿童胡桃夹现象的重要手段.
推荐文章
左精索内-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征并精索静脉曲张
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分流
胡桃夹
精索静脉曲张
胡桃夹征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胡桃夹征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手术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胡桃夹综合征
精索静脉曲张
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
内支架置入术
精索静脉髂外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胡桃夹综合征
精索静脉髂外静脉分流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胡桃夹现象的诊断和静脉内支架置入治疗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疾病 放射学,介入性 支架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小儿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4.43|R815
字数 26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6.01.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疾病
放射学,介入性
支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