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樟子松针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各种有机波谱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松叶酸(pinifolic acid,1),15-oxo-8(17)-labden-18-oic acid(2),15-acetoxy-labd-8(17)-en-18-oic acid(3),去氢松香酸(dehydroabietic acid,4),7α-羟基去氢松香酸(7α-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5),7β-羟基去氢松香酸(7β-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6).结论: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3为新天然产物.细胞毒实验显示化合物2,4~6对Hela和A549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推荐文章
樟子松针叶化学成分研究
樟子松针叶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松叶酸
7-羟基脱氢枞酸
杜松醇
中药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二萜类
分析方法
含量测定
中药
灵芝三萜类成分研究进展
灵芝
灵芝酸
三萜
甘遂不同炮制品中二萜类成分的变化研究
甘遂萜酯B
甘遂萜酯A
二萜
甘遂
醋甘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樟子松针叶中二萜类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樟子松 针叶 二萜类 抗癌活性
年,卷(期) 2006,(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6-19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8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6.2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智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137 1428 20.0 33.0
2 潘勤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 43 528 12.0 22.0
3 段宏泉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75 1233 21.0 33.0
4 张富赓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2 33 2.0 2.0
5 张蓉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4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子松
针叶
二萜类
抗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