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选择和建立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最佳重建技术.方法采用16层CT螺旋扫描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5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每一病例原始数据进行两种不同模式的薄层重建:2mm层厚组(层厚2mm,层间隔1mm)和3mm层厚组(层厚3mm,层间隔1.5mm);计算每组图像钙化斑块的Agatston积分(agatston score,AS),容积积分(volume score,VS),质量积分(mass score,MS),比较两种重建方式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及计算钙化积分的差别.结果2mm层厚组检出的钙化斑块较3mm层厚组多38个,其中多为小钙化斑块;全部钙化斑块的钙化积分VS、MS、AS2 mm层厚组较3mm层厚组高(P<0.05).结论在探测冠状动脉钙化灶时2mm层厚的图像较普遍应用的3mm重建方式能发现更多、更小的钙化斑块,对于临床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早期发现,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内科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冠心病
斑块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和形态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现状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螺旋CT两种重建方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比较与评价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钙化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6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30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6.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虹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29 66 5.0 6.0
2 秦培鑫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45 175 8.0 10.0
3 何艳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7 6 2.0 2.0
4 柳学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45 190 8.0 10.0
5 王颖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41 197 8.0 11.0
6 张翠运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30 64 4.0 7.0
7 韩铭钧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47 276 10.0 13.0
8 李坤伟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
钙化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