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超临界水中褐煤制氢过程的能耗分析为目的,构建了3种超临界水与煤反应的系统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热量和质量衡算及能效分析.结果表明,CaO-换热方案的冷煤气效率为68.3%,与常规煤气化制氢工艺相比,工艺简单且热集成度高,达到了较高的冷煤气效率.CaO-发电方案为制氢和超超临界发电过程的耦合,冷煤气效率为17.0%,热效率达46.9%,实现了SCW中煤部分燃烧并将水直接加热,添加CaO可将煤气化和燃烧产生的CO2和污染物固定并提供体系需要的热量,与超超临界锅炉发电相比,在吨蒸气煤耗相同的条件下还可产生H2和CH4.SCW制氢-联产活性炭方案冷煤气效率为54.1%,热效率达74.7%,实现了产品多元化,也是提高过程经济性的选择之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水中褐煤制氢过程分析
来源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褐煤 超临界水 氢气 发电 活性炭 冷煤气效率
年,卷(期) 2006,(z1) 所属期刊栏目 氢的制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116.22
字数 3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4431.2006.z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荣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19 1565 22.0 32.0
2 毕继诚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84 1326 21.0 32.0
3 姜炜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4 39 2.0 4.0
7 程乐明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8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煤
超临界水
氢气
发电
活性炭
冷煤气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月刊
1671-4431
42-1657/N
大16开
武昌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西院)
38-4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96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90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