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及前列腺癌的基因表达谱,并将其与良性增生(BPH)前列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探讨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检测PIN及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美国Affymetrix公司的HG-U133A基因芯片,检测了5例良性标本,6例PIN以及5例前列腺癌标本;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别得到了3组纯的上皮细胞群.结果:3组间基因表达谱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与良性增生及前列腺癌相比,PIN有其独特的基因表达谱.有些基因的表达强度在从良性增生到PIN再到癌的过程中,呈逐渐改变的趋势,表现为逐渐上调或逐渐下调.结论:基因表达谱中显著改变的特异性基因可以将PIN和BPH及前列腺癌中区分开来;在从良性增生到PIN再到癌的过程中,有些基因的改变呈渐进性发展.
推荐文章
前列腺上皮内瘤变的基因微阵列分析
微阵列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基因诊断芯片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肿瘤/癌
基因
诊断
DNA芯片
前列腺病变中E-cadherin、p16和ER表达及意义
前列腺肿瘤
E-钙黏附蛋白
蛋白质p16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双染三标检测法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表达及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染色
双染三标检测法
前列腺病变
病理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捕获显微切割及基因芯片技术对前列腺病变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诊断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3-665,6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2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06.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国武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 110 699 11.0 21.0
2 张伟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病理科 257 1157 14.0 19.0
3 朱少君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病理科 71 345 9.0 15.0
4 杨瑛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 38 201 7.0 12.0
5 李艳红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 56 256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列腺肿瘤/诊断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