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生理印记。一是铲形门齿。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我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有这种门齿的只占8.4%。黑人只占11.6%。二是青斑。新生婴儿的尾骶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我国新生婴儿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二岁时褪去。
推荐文章
玉米胚乳母本印记基因ZmVIL1的克隆及印记特性分析
ZmVIL1
基因克隆
基因印记
印记模式
家畜基因印记研究进展
基因印记
DNA甲基化
家畜育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炎黄子孙的“印记”
来源期刊 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人类学家 考古学家 东北地区 婴儿 新生 灰色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2
页数 1页 分类号 Q9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类学家
考古学家
东北地区
婴儿
新生
灰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建文汇:上半月
月刊
1003-806X
21-1014/D
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
8-9
出版文献量(篇)
21513
总下载数(次)
5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