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的作用机理.不同丙酸浓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丙酸能同时促进Ni2+的还原和H2PO-2的氧化.根据丙酸分别与NaH2PO2和NiSO4共存时镍基体上吸附物的红外漫反射光谱变化,推断丙酸是通过与NaH2PO2和Ni2+形成表面络合物来促进化学沉积的.丙酸能与NaH2PO2形成分子间氢键,促使P-H键断裂并生成*PHO-2中间物,从而提高H2PO-2的氧化速度;同时,丙酸以其-OCO-官能团与Ni2+生成桥式配合物,有利于加速Ni2+的沉积.H2PO-2氧化速度的提高有助于磷的沉积,从而增大了化学镀层中的磷含量.
推荐文章
配位离子在化学镀镍中的动态演变和作用
化学镀镍
配合物化学
配位离子
热力学平衡
丝纤维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
丝纤维
化学镀
活化
铝合金中温直接化学镀镍
铝合金
化学镀镍
活化剂
主配合剂,温度
光纤酸性化学镀镍工艺
酸性化学镀镍
石英光纤
沉积速率
敏化
活化
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作用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丙酸 有机添加剂 化学镀镍 沉积速度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9-5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2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6.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辉煌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283 9.0 16.0
2 杨防祖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7 701 16.0 23.0
3 胡光辉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 16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酸
有机添加剂
化学镀镍
沉积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