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的机制.方法CT或MRI随访TSE患者,并对部分积液和血肿的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明确各期膜中细胞的类型.结果TSE总数96个,转化为CSH 44个,其中无症状31个.外膜显微解剖:TSE为幼稚成纤维细胞,少或无炎症细胞浸润.血肿初期: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形成及局灶出血;中期:仍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血管增多,红细胞呈弥漫性逸出;后期:多种炎症细胞并存尤是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结论CSH是部分TSE转归中的一个阶段,有症状只是少数病例.蛛网膜破口和TSE是局部炎性修复反应的始因,新生膜出血是修复蛛网膜的一种病理反应.
推荐文章
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28例治疗分析
老年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85例的诊治体会
颅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相关因素探讨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转化
危险因素
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6例探讨
血肿,硬膜外,颅内
血肿,硬膜下,颅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转化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可能机制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硬脑膜下积液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病理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4-536,插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3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3685.2006.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惠国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226 1343 18.0 25.0
2 陶志强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12 50 3.0 7.0
3 朱志刚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6 25 2.0 5.0
4 胡茂通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2 34 2.0 2.0
5 丁胜鸿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5 37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9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硬脑膜下积液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