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由于同种心移植器官来源有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而猪的心血管系统及血液动力学方面与人类颇相似,猪→入异种心脏移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的课题,其基础研究日趋活跃.目的:比较正常成人与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的零应力状态,为猪→人异种心脏移植吻合血管提供必要的血管组织重建基础.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郧阳医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9在郧阳医学院医用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人的心脏标本取自无心血管疾病、年龄18~30岁的6例成年男性尸体,均经家属同意.另选取1月龄同种猪42只,分为7组,分别为1,2,3,4,5,6,>6月龄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于1,2,3,4,5,6,>6月龄时麻醉屠宰.方法:解剖分离相应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用着色笔原位标记各动脉前壁后,将动脉移至氧饱和的Kreb's液后,沿其轴向均分为5个等长的血管环,再沿径向剪开各血管环,20 min后由计算机记录并测量各血管环的零应力状态张开角(张开的血管面内壁中点和内壁两端点连线的夹角).实验温度为室温20~30℃.所有血管试样的实验操作均在观察对象死后24 h内完成.主要观察指标:人与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的测定结果.结果:①人与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的测定结果比较:人升主动脉的张开角从近侧端的(100.4±12.8)°增至远侧端的(152.8±18.6)°,各月龄猪升主动脉的张开角从近侧端的68°左右增至远侧端的130°左右;人肺动脉干的张开角沿轴向无明显变化,各月龄猪肺动脉干的张开角从近侧端的65°左右增至远侧端的125°左右.人和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8<0.05).但人升主动脉第2区段和各月龄组猪第4,5区段的张开角相近;肺动脉干各区段与猪肺动脉干近侧端(第1,2区段)的张开角相近.②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的测定结果比较: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的张开角不随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P=0.063>0.05).结论:在某些区段人和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的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相近,提示猪→人异种心脏移植中相应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在某些区段可以相互吻接,而且年龄因素在血管重建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显著.
推荐文章
人与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的比较研究
动脉血管
生物力学
异种移植
冠状动脉 CTA 评估升主动脉扩张病人大血管 弹性的初步研究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主动脉弹性
升主动脉扩张
高血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组织重建中人与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胸 肺动脉 生物力学 移植,异种
年,卷(期) 2006,(33) 所属期刊栏目 组织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7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3.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春 郧阳医学院生物力学研究室 67 309 9.0 12.0
2 黄铁柱 郧阳医学院生物力学研究室 60 283 8.0 12.0
3 王配军 郧阳医学院生物力学研究室 42 262 9.0 14.0
4 余明华 郧阳医学院生物力学研究室 22 112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胸
肺动脉
生物力学
移植,异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