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G-CSF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A组(n=5)为正常组,B组(n=5)为药物动员组,C组(n=20)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D组(n=20)为药物动员+AMI组.C、D两组于术后1d、5d、9d、14d分批处死,收集标本检测.G-CSF给药方法:皮下注射10μg/kg.d,共5d.采用液氮损伤造成大鼠AMI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免疫组化测定心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和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1)B组、术后1dC组和术后1dD组血清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P均小于0.05).(2)术后1d、5d、9d、14dD组血清中VEGF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3)术后1d、5d、9d、14dD组心肌梗死区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4)术后1d、5d、9d、14dD组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G-CSF能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增生,其部分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强VEGF分泌实现.
推荐文章
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 CSF、VEGF变化对心功能的影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左心室功能
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心肌梗死,急性
心室重构
EPO联合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及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红细胞生成素,重组/治疗应用
急性病
心肌梗塞
心脏/病理生理学
基因,bcl-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CSF干预性治疗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江西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毛细血管新生 大鼠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0-5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27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06.08.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毛细血管新生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医药
月刊
1006-2238
36-1094/R
大16开
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6号
44-2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0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