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王阿姨50多岁了,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一天晚餐后突然腹痛、便血,送到医院急诊,确诊为缺血性肠炎,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好转.王阿姨很纳闷,听说过有心梗、脑梗,难道结肠也会梗死吗? 缺血性肠炎(IC)是各种原因导致供应肠道血液的血管发生血运障碍,引起缺血性肠道损害的一种综合征.轻症发作为肠绞痛或局灶性缺血性肠炎,重者发生肠坏疽、穿孔.以往认为该病临床少见,但近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血管造影.核素显像等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人群所占比例增大,IC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者,近年来也有不少青少年发病的报道,男女的比例为1.4:1,发病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此病应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癌,肠结核.放射性肠炎等疾病相鉴别. 常见病因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两方面: 1.血管因素 指局部血供减少导致黏膜缺血,发生黏膜损伤.常发生于以下疾病者: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②对洋地黄制剂或利尿剂反应不良的充血性心衰.③由烧伤、消化道出血、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持续性呕吐,重症腹泻.强利尿剂等引起的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导致的低血压或高凝状态.④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
推荐文章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疗现状
缺血性结肠炎
诊疗现状
探讨
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结肠炎
诊断
治疗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研究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点
内镜表现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研究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点
内镜表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肠也会"缺血梗死"
来源期刊 家庭用药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肠炎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缺血性肠道损害 利尿剂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 洋地黄制剂 血容量不足 消化道出血 放射性肠炎 电子结肠镜 充血性心衰 左半结肠 重症腹泻 诊疗技术 医院急诊 药物治疗 血运障碍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肠炎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缺血性肠道损害
利尿剂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
洋地黄制剂
血容量不足
消化道出血
放射性肠炎
电子结肠镜
充血性心衰
左半结肠
重症腹泻
诊疗技术
医院急诊
药物治疗
血运障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庭用药
月刊
1009-6620
31-1845/R
上海市徐汇区太原路294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9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