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改善股骨头坏死缺血状态的机理和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10月46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自体PBSC移植治疗,按国际分期标准(ARCO)分期,设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46例患者经GM-CSF和G-CSF联合外周血千细胞动员4d,第5天用COBE6.1SpectraVersion采集单个核细胞50~68ml,总数(2~8)×10^9,CD34^+细胞(2188±1.30)%,CD133^+细胞(1.89±0.76)%。在DSA下行旋股内、旋股外及闭孔动脉千细胞移植术,移植后第1、3、6个月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及持续时间变化、行走间距及步态变化、髓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6个月后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观祭血管新生及股骨头供血动脉充盈情况,6个月复查影像学变化。结果46例患者随访1~9个月(平均4.7个月),髋关节疼痛缓解38例(82.6%),关节功能改善23例(50.0%),30例(65.2%)行走间距延长。干细胞移植术后3~6个月3例患者行DSA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较移植前明显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增快。6个月复查影像学股骨头无变化。结论自体PBSC移植3~6个月左右在股骨头区有新生血管形成,髋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改善,行走间距延长。经动脉自体PBSC移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对缺血病变的股骨头无再次损伤,患者依从性好,在治疗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手段。
推荐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
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内科保守治疗17例分析
股骨头坏死
药物疗法
旋股内动脉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股骨头坏死
动脉灌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针刀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50例
小儿股骨头坏死
针刀
中药
功能锻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46例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血管 新生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7.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梅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65 457 13.0 19.0
2 张悦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19 153 8.0 12.0
3 单鸿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11 42 3.0 6.0
4 吴雁翔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25 157 7.0 12.0
5 杨晓凤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35 217 9.0 14.0
6 许忆峰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23 147 7.0 12.0
7 吕欣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23 180 7.0 13.0
8 张轶斌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20 136 7.0 11.0
9 吕乃武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14 31 2.0 5.0
10 马淑彦 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血管
新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月刊
1729-5386
深圳市布吉京南路50号66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