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靛胭脂-美蓝(IC-MB)双重染色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时对病变部位喷洒0.4%IC 30~40 ml及0.5%美蓝MB 20 ml,可疑病灶处活检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54例患者行IC-MB双重染色后,发现早期胃癌12例,不典型增生19例,慢性炎症1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3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出现分界区27例,其余23例出现分界区3例,染色分界区的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分界区(P<0.05).结论 IC-MB双重染色法可清晰地勾画出病变胃黏膜皱襞的轮廓,显示微小病灶,提高了早期胃癌检出率.
推荐文章
美蓝-靛胭脂双重染色对早期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
胃黏膜
早期胃癌
不典型增生
内镜
美蓝
靛胭脂
电子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在诊断大肠息肉中的临床应用
大肠
息肉
腺瘤性息肉
内镜
黏膜
靛胭脂
硼酸美蓝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200例分析
胃幽门螺旋杆菌
硼酸美蓝染色
慢性胃炎
胃溃疡
内镜靛胭脂染色法在胃癌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内镜
靛胭脂染色法
胃癌相关性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镜靛胭脂-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方法 染色与标记 胃肿瘤/诊断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2-6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19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6.05.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跃芳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科 9 62 4.0 7.0
2 曾小英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科 3 25 3.0 3.0
3 黄润全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科 12 47 4.0 6.0
4 黄维军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科 7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方法
染色与标记
胃肿瘤/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