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9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采用放射线分析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指标的改善.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02-12/2003-03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2 d X射线检查最大外展位时关节间隙、关节面吻合、有无骨性关节炎或畸形、股骨头形状与大小、骨质改变等情况.采用放射线分析测量术前及术后2 d全部患者的Wiberg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指数角、垂直指数、水平指数、髋臼-股骨头指数、Shenton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Wiberg中心边缘角术前6.3°,术后34.5°;平均Sharp角术前48.6°,术后36.9°;平均髋臼指数角术前25.9°,术后8.7°;平均髋臼-股骨头指数术前61.2%,术后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平均股骨头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Shenton线术前7例不连续,术后9例连续.②9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关节内截骨1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均无深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异位骨化,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无固定物移位和折断,无髋臼截骨节段坏死和移位,无截骨部位(髋臼和大转子)骨不连和延迟愈合.结论:经放射线学指标证实,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无截骨部位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现象.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实现了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