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洗剂对骨折后膝关节挛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998-01/2003-12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挛缩患者102例.男70例,女32例;平均34.65岁;病情:轻度42例,中度40例,重度20例.将中药舒筋活络洗剂(由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中心提供,主要成分:川乌、草乌、桂枝、桑枝、艾叶、红花,花椒等)一付倒入3 000 mL水中加热煮开后,置患膝于药盆上方熏蒸,待药液冷却到40℃左右时,用浸泡入药液的毛巾热敷30 min;再用持续被动运动机辅助锻炼30 min.2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30 d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估.根据患肢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功能障碍、病情程度各项评分结果(分值低为效果好,高为差)分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10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愈60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差10例.总有效率90.1%;患肢治疗后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功能障碍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0.52±0.68比2.51±0.55,0.28 ±0.55比2.04±0.84,0.30±0.46比2.54±0.58,0.12±0.36比1.50±1.08,0.14±0.45比1.48±0.98,P<0.01);轻度、中度患者均有效,重度患者总有效率50%(10/20).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患者均无胃肠道反应、精神及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结论:舒筋活络洗剂可以明显改善骨折后膝关节挛缩引起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肌肉痉挛等症状,无毒副作用,是治疗骨折后膝关节挛缩安全有效的药物.
推荐文章
舒筋活络洗剂配合针刀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42例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针刀疗法
舒筋活络洗剂
舒筋活络洗剂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舒筋活络洗剂
中药熏洗
强筋健骨散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膝关节
韧带损伤
强筋健骨散
膝关节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舒筋活络洗剂对骨折后膝关节挛缩的疗效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折 膝关节 关节挛缩 外用药(中药)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7
字数 57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德玉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113 865 16.0 24.0
2 郝阳泉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50 270 10.0 14.0
3 屈强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30 166 8.0 11.0
4 窦群立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69 268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7)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折
膝关节
关节挛缩
外用药(中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