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南人群中人类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4533G/A多态性情况. 方法 用盐提取法提取人群中白细胞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检测-4533G/A多态性. 结果 在分析的200例海南人群中,ERCC1-4533多态性位点有GG、GA、AA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0.96、0.01,G和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51和0.49.结论 ERCC1是人类核甘酸切除修复(NE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消化道肿瘤的耐药性有关,因此ERCC1-4533多态性的研究对于肿瘤耐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ERCC1和ERCC4基因多态性对NSCLC患者顺铂疗效的影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基因多态性
ER-CC1
ERCC4
皖南地区脑卒中人群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脑卒中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MICA基因多态性与海南人群HBV易感关联性研究
MICA基因
基因多态性
HBV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南人群中人类ERCC1-4533G/A多态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多态性 核甘酸切除修复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7-13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4
字数 7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6.08.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小桃 海南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34 123 6.0 9.0
2 周代锋 海南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55 280 8.0 14.0
3 蔡望伟 海南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112 435 10.0 15.0
4 林琼莲 海南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14 58 4.0 7.0
5 蓝永洪 海南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46 146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多态性
核甘酸切除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