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全血血浆分离时间对不稳定凝血因子Ⅴ(F Ⅴ)和凝血因子Ⅷ(F Ⅷ)的活性变化,为临床应用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袋CPDA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采血后马上均分为6袋,分为6个实验组,第一组即刻分离血浆后于-30℃冰冻保存,作为对照组;其余5组保存在(4±2)℃的专用冰箱,并分别于4h、8h、12h、24h及48h分离血浆后于-30℃冰冻保存.保存1个月后,取出各组血浆于37℃水浴融化后检测各组F Ⅴ和F Ⅷ.结果4h、8h及12h分离血浆组与对照组比较,F Ⅴ和F Ⅷ水平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12h以后分离血浆组F Ⅷ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以后分离血浆组F Ⅴ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4±2)℃保存条件下,采用CPDA血液保存液保存的全血,8~12h分离的血浆可以代替新鲜冰冻血浆(FFP)补充凝血因子;12~24h内分离的血浆,除需大量补充F Ⅷ的特殊患者外,也可以部分替代FFP补充凝血因子.血站在24h内分离的血浆最好注明具体的分离时间,在FFP难以供应时,可以有选择性地选用此时间段分离的血浆替代FFP给临床患者输注.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
因子V
因子Ⅶ
因子Ⅷ
因子X
因子Ⅺ
温度和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温度
时间
Ⅴ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浆分离时间对不稳定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 冰冻血浆 影响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06.08.05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
冰冻血浆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