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了解其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营养作用. 方法 12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分成三组.实验组:切断左侧腓总神经,把腓总神经远断端吻合到胫神经的侧方,胫神经外膜开窗,腓总神经近断端结扎反转固定于肌肉上12例.未吻合组:于左侧相应部位切断右侧腓总神经,远、近断端结扎反转固定于附近肌肉上6例.正常组:腓总神经不予切断6例.术后7个月行肌肉组织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测试. 结果 实验侧胫前肌体积和正常组近似,而未吻合组胫前肌萎缩明显.组织学发现实验组胫前肌形态良好,而未吻合组肌肉细胞核明显增多,肌纤维截面积缩小.实验组胫前肌均可引出不同比例的"M"波,波幅接近正常组,而未吻合组却始终未引出诱发电位.结论 神经端侧吻合法可以对失神经肌肉提供神经营养作用.
推荐文章
端侧神经吻合后神经再生状况的实验研究
端侧神经吻合术
背根神经节
神经纤维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实验研究
大鼠
周围神经
再生
侧枝发芽
神经端侧吻合术后再生神经纤维来源实验研究
侧方发芽
端侧吻合
神经再生
肌肉失神经改变的MRI表现及研究进展
肌肉失神经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神经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端侧吻合对失神经肌肉的营养作用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神经端侧吻合 失神经肌肉 神经营养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7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664.2006.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金德 4 6 2.0 2.0
2 谭晓燕 26 98 6.0 8.0
3 荣国华 1 2 1.0 1.0
4 田枫 1 2 1.0 1.0
5 金岚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端侧吻合
失神经肌肉
神经营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