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X线影像与彩超影像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两院经手术证实的31例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在X线影像与彩超影像上的不同表现.结果 31例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8例显示十二脂肠及空肠起始部完全性梗阻,23例显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不完全性梗阻,梗阻末端呈螺旋形或锥形改变.18例进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盲肠位于中腹及左腹10例;右上腹4例;右下腹4例.31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21例,二维超声于上腹部探及中低回声光团,呈螺旋状或靶环状改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呈动脉或静脉频谱.结论 上消化道造影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重要诊断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本病的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X线影像分析
消化道造影术
肠旋转不良
发育异常
超声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研究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中肠扭转
彩超
X线造影技术
诊断准确率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学诊断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影像学表现
手术对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X线影像与彩超影像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旋转不良 放射摄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年,卷(期) 2006,(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06.1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汉文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20 79 6.0 8.0
2 余林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11 39 4.0 5.0
3 梁燕 广州市儿童医院功能科 7 4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旋转不良
放射摄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