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迟熟中粳稻偏矮秆、超大穗变异材料的性状分析,说明常规粳稻也能取得稻谷1.35×104kg/hm2以上的超高产.偏矮秆、大穗乃至超大穗是迟熟中粳稻超高产育种的方向.在提高叶片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粒叶比,使叶面积相对稳定而颖花量大幅度提高,是通向超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延长生育期以及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是进一步增强生长优势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超高产栽培迟熟中粳稻养分吸收特点的研究
水稻
超高产
养分
吸收
管理
北方粳稻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水稻
籼粳稻杂交
新株型
超高产育种
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
水稻
新株型
超高产育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迟熟中粳稻超高产品种选育方向与途径的探讨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偏矮秆 超大穗 粒叶比 光合势 生物产量 经济系数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大田农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
字数 4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06.05.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秉柏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中心 67 1450 22.0 35.0
2 陈荣庚 2 0 0.0 0.0
3 阮书存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矮秆
超大穗
粒叶比
光合势
生物产量
经济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