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大学生家庭类型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5-04使用聚类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不同类型大学(师范类、工专类、农林类)选取大学生342人为受试者.①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大学生的一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家庭来源、父母职业类型及父母受教育程度.②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调查大学生的家庭功能评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包含两个分量表30个项目.亲密度量表(即大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状况)和适应性量表(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对量表的每个项目受试者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希望的理想家庭的状况.③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量表调查大学生面对应激环境所采用的应付方式,该问卷包含6个因子62个条目: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在调查过程中,统一指导语,团体测试,问卷现场收回.结果: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42份,兼顾调查对象家庭来源与性别的因素,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得到255份有效试卷,有效率74.6%.①女性自责因子低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P=0.006);家庭来源的不同,导致了幻想(P=0.000 4)、解决问题(P=0.01)、求助(P=0.000 3)、退避(P=0.009)4个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农村学生普遍低于城市.②实际家庭的亲密度与理想家庭的适应性存在有较高的相关关系(r=0.512,P=0.001).③在实际家庭中,女性适应性分值高于男性,存在有性别差异(P=0.001).在理想家庭中,女性亲密度分值高于男性,存在有性别差异(P=0.035).④无论是实际家庭还是理想家庭,受试者来源间无差异.⑤解决问题、幻想与实际家庭亲密度呈正相关;自责与实际家庭的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呈显著性负相关;求助与理想家庭的亲密度呈正相关;退避与实际家庭和理想家庭的的亲密度和适应性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合理化与实际家庭的亲密度及理想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有负相关关系.结论:影响应付方式的因素中,家庭来源的不同更重于性别的不同;性别与家庭类型的关系强度更胜于家庭来源的不同,性别是影响家庭类型的主要因素.应付方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推荐文章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研究
大学生
自我和谐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生
人际信任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大学生的社交自尊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生
社交自尊
家庭素密度
适应性
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其心理适应性
应激
适应,心理学
因素分析,统计学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的应付方式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学生 家庭 适应,心理学
年,卷(期) 2006,(14) 所属期刊栏目 群体心理特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5
字数 49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秀生 沧州市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1 24 1.0 1.0
2 袁锦芳 沧州市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1 2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25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4(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生
家庭
适应,心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