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抑郁情绪和认知障碍与疾病的发展、疗效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因而选择合理的药物来改善其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倍受临床重视.目的: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P300电位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改变情况.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对象:选择1999-12/2003-06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神经科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均为首次发病,将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方法: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盐酸氟西汀;①入组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可直接服用盐酸氟西汀.②入组前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则停药并进行1周清洗期后再服用盐酸氟西汀.③盐酸氟西汀给药量20 mg,每日早晨口服1片,分别于住院后1周(首次评定)和6周(再次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P300电位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定分值.②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中N1,P2,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结果: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首次评定: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及P300电位各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9-1.15,P>0.05).②再次评定:治疗后治疗组抑郁自评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0.32±7.2,48.31±8.02,t=3.89,P<0.01),治疗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235.5±22.9),(248.3±23.4)ms;(339.1±25.3),(348.6±25.5)ms,P<0.05]和P3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6.3±1.9),(4.9±2.0)μV,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
推荐文章
抑郁状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研究
抑郁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障碍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P300电位干预效果的比较
首发抑郁症
P300
认知损害
度洛西汀
氟西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P300电位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西汀 脑血管意外 抑郁障碍 认知 事件相关电位,P300
年,卷(期) 2006,(14) 所属期刊栏目 慢性病患者心理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4
字数 1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景贵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 14 116 6.0 10.0
2 穆俊林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 40 337 12.0 16.0
3 张朝辉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 13 97 5.0 9.0
4 王夏红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 11 70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西汀
脑血管意外
抑郁障碍
认知
事件相关电位,P30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