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腰椎定点牵扳疗法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互补作用.方法:于2002-02/2005-08选择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均由CT扫描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腰椎定点牵扳组,银质针导热组,腰椎定点牵扳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每组80例.腰椎定点牵扳组采用腰椎定点牵扳疗法,对间盘突出节段施行该疗法,1次/周,共做2次;银质针导热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腰部和臀部软组织病变部位施行银质针导热疗法,1次/周,共2次;腰椎定点牵扳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为两种疗法的联合使用:腰椎定点牵扳疗法1周后对腰、臀部软组织病变部位分两次施行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①症状消失:腰腿疼痛消失,临床体征均转为阴性,可恢复工作.②有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临床体征2~3项转为阴性,可作轻工作.③好转:腰腿疼痛减轻,临床体征有1项转为阴性,尚需继续治疗.④无效:治疗前后疼痛与体征无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指标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3个月腰椎定点牵扳组、银质针导热组、腰椎定点牵扳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疼痛数字评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而联合组更为明显(t=8.52P<0.01).治疗后6个月,各组病例的疼痛症状大多数获得控制,以联合组更为明显(t=7.08,P<0.01).其中银质针导热组和腰椎定点牵扳组、腰椎定点牵扳及银质针导热联合组与银质针导热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9.09,9.82,P<0.05).②治疗后3个月各组临床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尤其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与银质针导热组,联合组与腰椎定点牵扳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9.27,9.04,P<0.01),而银质针导热组与腰椎定点牵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1.51,P>0.05).③银质针导热组、腰椎定点牵扳组、联合组的有效率(痊愈及有效)分别为72%,73%和88%,联合组与银质针导热组、联合组与腰椎定点牵扳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31,6.13,P<0.01).结论:腰椎定点牵扳疗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银质针导热疗法则有消除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善血供和松解肌肉的作用.两种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