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排毒片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扶正排毒片的益气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方法:实验于2005-02/10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分为3批,每批选用小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5组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制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于造模第1天,高、中、低剂量扶正排毒片组分别灌服0.15,0.10,0.05g/mL扶正排毒片(主要由西洋参64.0 g,黄芪160.0 g,连翘106.7 g,白花蛇舌草160.0 g,甘草64.0 g等药组成,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混悬液(200 mL/kg),香菇多糖片组灌服5g/L香菇多糖片混悬液(200 mL/kg),模型组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另有一组为空白对照组,每鼠仅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①实验1:第1批小鼠于第7天早上每鼠均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液0.5 mL,于给鸡红细胞2 h后给药,给药后2 h,即给鸡红细胞后4 h处死小鼠,脱颈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情况.②实验2:第2批小鼠于给药第1天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液0.2mL,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 h,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取上清液于UV-2000型分光光度计540 nm处比色.处死小鼠后,取脾细胞混悬液,取上清液于UV-2000型分光光度计413 nm处比色.观察溶血素形成和空斑形成细胞情况.③实验3:第3批小鼠于给药第1,2,3天每鼠加肌注0.8g/L植物血凝素(8 mg/kg),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 h,小鼠剪尾取血,推片,瑞氏染色,油镜观察,计算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百分率.结果:纳入小鼠1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1:高、中、低剂量扶正排毒片组和香菇多糖片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高于模型组[分别为(52.8±7.6)%,(55.6±7.2)%,(45.9±7.1)%,(48.7±8.3)%,(35.3±7.1)%,P<0.01;0.82 ±0.08,0.84±0.07,0.66 ±0.10,0.67±0.11,0.55±0.10,P<0.05,0.01].②实验2:高、中、低剂量扶正排毒片组和香菇多糖片组小鼠溶血素形成和空斑形成细胞(A)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120±0.015,0.131±0.019,0.101±0.017,0.104±0.018,0.063±0.020;0.446±0.047,0.498±0.016,0.383±0.060,0.387±0.064,0.221±0.061,P<0.01).③实验3:高、中、低剂量扶正排毒片组和香菇多糖片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模型组[分别为(60.9±5.0)%,(54.8±6.7)%,(49.3±5.9)%,(51.9±10.4)%,(32.5±4.5)%,P<0.01].结论:扶正排毒片可显著促进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促进溶血素形成和空斑形成细胞,显著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
推荐文章
金黄扶正散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金黄扶正散
免疫抑制
细胞凋亡
大枣多糖对氢化可的松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
大枣多糖
氢化可的松
免疫抑制模型
免疫功能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扶正排毒片对氢化可的松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扶正祛邪,氢化可的松 监测,免疫学
年,卷(期) 2006,(39) 所属期刊栏目 抗衰老抗疲劳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611
字数 48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9.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会军 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 158 1066 16.0 24.0
2 苗明三 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 511 8408 45.0 69.0
3 张玉林 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 16 231 11.0 15.0
4 彭勃 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 82 1358 24.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扶正祛邪,氢化可的松
监测,免疫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