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索转基因棉在丰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为决策变量,转基因棉产量及构成因素为目标函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剖析了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四项综合农艺措施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表明,栽培因子对F1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是:密度>缩节安>施氮量>施钾量.对F2产量影响大小顺序是:施钾量>施氮量>密度>缩节安.并寻求了定量生产水平下F1、F2的最佳农艺措施,即F1当密度为21500株/hm2、施氮量为450kg/hm2、施钾量为450kg/hm2、缩节安量为75g/hm2,可能取得最佳产量1556 kg/hm2,F2密度为15000株/hm2、施氮量为750kg/hm2、施钾量为300kg/hm2、缩节安量为135g/hm2可获得最高的皮棉产量1219.35kg/hm2.
推荐文章
栽培因子对转基因棉F1、F2纤维品质影响的优化模型研究
栽培因子
转基因
杂交棉
纤维品质
F1
F2
海岛棉不同果枝品种间杂交产量性状的遗传及F1和F2群体优势分析
海岛棉
零式果枝与长果枝
产量性状
遗传分析
群体优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栽培因子对转基因棉F1和F2产量构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栽培因子 转基因 杂交棉 产量及构成因素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
字数 3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850.2006.09.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刚 103 493 11.0 18.0
2 王洪 13 21 3.0 4.0
3 朱景明 13 24 3.0 4.0
4 钟吉萍 5 17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因子
转基因
杂交棉
产量及构成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