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的最佳缝合方法.方法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653例为观察组,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采用改良缝合方法.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10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6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病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12例(2.56%).③腹部切口观察组均为甲级愈合,且局部组织柔软,无硬结;对照组甲级愈合461例(98.50%),乙级愈合7例(1.50%),局部组织有硬结者26例(5.56%);产后半年至1年B超见子宫切口瘢痕观察组6例(1.29%),对照组33例(10.58%);2年至5年再次剖宫产观察组腹腔内粘连明显降低,子宫瘢痕较小,膀胱位置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1年至4年随访,观察组无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对照组147例(31.41%)伴有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结论改良缝合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子宫与膀胱间的生理解剖关系,有利于腹部切口愈合.
推荐文章
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个体化缝合法的临床研究
再次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个性化缝合
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缝合
对比分析
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10例临床分析
甲氨喋呤
明胶海绵
宫腔镜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53例剖宫产子宫及腹部切口改良缝合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原医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缝合技术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1
字数 2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06.1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乔平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妇产科 22 77 5.0 8.0
2 何玉宁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妇产科 26 81 5.0 8.0
3 吴治恒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妇产科 20 67 5.0 7.0
4 张晓岚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妇产科 14 45 4.0 6.0
5 张鸿慧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妇产科 40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6)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缝合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