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重庆市110份自杀危机干预热线电话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电话咨询在预防自杀、挽救生命、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方法:①纳入2003-12/2005-01自杀危机干预热线电话求助者110份电话资料,求助者中男58名,女52名;20~59岁95名,<20岁12名,≥60岁3名.②对这110名自杀危机来电者,咨询者综合地运用了自杀危险性的评估、情感疏泄、支持性解释、问题解决技术(如应对技巧、社会支持)、教育性认知矫正、以及建议求询者进行心理门诊或精神科住院治疗等危机干预措施.③在咨询结束的1个月后对110名求助者进行追踪电话回访,然后根据近况的了解以及语气的变化、是否致谢、是否收线草率等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求助满意度评定.④采用定量的统计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电话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临床诊断法对电话的初始内容进行定性评估;采用回顾性的内容分析法,将各种记录内容进行分层编码,归类;最后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x2检验.结果:①求助者性别分布:总体水平,性别上男女人数相近;各年龄段人数比较,差异明显(x2=75.236,P<0.01),20~50岁人数最多,为90名(87%).②求助者年龄分布:男女人数仅在40~49岁有明显差异(x2=3.769,P<0.05),即男多于女.男女性求助者在各个年龄段上人数差异明显(x2=26.231,56.621,P<0.01),也是在20~50岁人数最多,分别占83%和81%.③求助者产生自杀心理危机原因的性别分布:男性各原因被选次数差异不明显,女性各原因被选次数差异明显(x2=19.125,P<0.01),主要集中在情感问题上(33次);男女性仅在情感问题上被选次数差异明显(x2=7.374,P<0.01),且女性高于男性(31,13次).④求助者产生自杀心理危机原因的年龄分布:20~29岁和30~39岁求助者各原因被选次数比较,差异明显(x2=13.304,16.286,P<0.01),20~29岁产生自杀心理危机的原因集中在情感问题和人格障碍,30~39岁主要在情感问题上.各年龄段求助者仅人格障碍被选次数差异明显(x2=16.824,P<0.01),且集中在20~29岁.⑤自杀危机:110名中88名(80%)有自杀意念;18名(16%)有自杀企图;有自杀未遂行为的4名(4%).⑥求助满意度:满意有71名(84%),基本满意有18名(35%),不满意为1名(1%).结论:①男女性都存在自杀危机问题需要解决,均将电话咨询作为一种求询的方式.②20~50岁段为危机高峰段,该年龄段人群自杀更认同电话咨询方式.40~49岁男性更需要自杀危机干预热线的帮助.③女性自杀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情感问题上.④20~29岁自杀危机产生的原因集中在情感问题和人格障碍,30~39岁自杀危机产生的原因集中在情感问题上.⑤自杀危机干预热线干预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深圳市宝安区心理危机干预热线581例求助电话分析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求助者
求助问题
2016~2018年南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来电资料分析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来电特点
资料分析
心理热线在汶川地震后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与思考
心理
危机干预
热线咨询
汶川地震
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干预方式
家庭暴力
自杀危险
定性分析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干预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市自杀危机干预热线求助者110名心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热线 咨询 电话 危机干预 自杀
年,卷(期) 2006,(38)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及精神心理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5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缨 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系 32 24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线
咨询
电话
危机干预
自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