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对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他病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需减压内固定,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包括寰枢前路内固定、寰枢后路内固定或枕颈内固定.经口咽前路寰枢椎钢板内固定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寰枢椎前路固定方法,用于先天性疾患、外伤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在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2003-01/2005-11因陈旧性齿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6~59岁,平均47岁;受伤时间4.5~36个月,平均19个月;Frank分级:C级6例,D级3例,E级3例.方法:对12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4周患者Frank分级.②术后内固定物是否有松动.结果:①术后4周Frank分级:原为C级的6例患者中4例改进为E级,2例改进为D级;原为D级的3例患者均改进为E级;原为E级的患者分级无改变.②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避免了前路减压术后再行后路融合固定手术,避免在搬动、翻身过程中,因寰枢椎极度不稳可能对脊髓造成的致命的损伤.
推荐文章
经口前路寰枢椎钢板内固定手术的应用解剖
经口入路
应用解剖
寰椎
枢椎
内固定
30例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围术期
护理
经口咽前路枢椎椎体次全切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
寰枢椎脱位
骨科外科手术
经口咽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在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折 寰枢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年,卷(期) 2006,(36) 所属期刊栏目 骨关节疾病患者康复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2,封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3
字数 1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6.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庆水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49 433 11.0 18.0
2 夏虹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12 138 6.0 11.0
3 吴增晖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7 16 3.0 3.0
4 王智运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5 30 3.0 5.0
5 章凯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4 6 2.0 2.0
6 艾福志 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折
寰枢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