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配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了金银花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0.3% H3PO4(50∶50,体积比),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56nm,柱温25℃.芦丁和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和96.3%,RSD分别为1.5%和1.3%.该方法简单、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同时分析金银花中2种黄酮类成分.
推荐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金银花
木犀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产地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金银花
有机酸类
黄酮类
产地
加工方法
质量评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的优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金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优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金银花
绿原酸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电二极管检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金银花 黄酮 芦丁 槲皮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1-2322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18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6.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盛勤 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宜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53 367 10.0 15.0
2 方传代 宜春学院理工学院 4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89)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银花
黄酮
芦丁
槲皮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