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活性氧与骨基质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活性氧与骨质疏松症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深圳市中医院骨科2003-01/12的女性住院患者90例,所有患者年龄<70岁,绝经1年以上.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QDR-4500A型、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测定其骨密度,将骨密度低于0.790 g/cm2者归于骨质疏松组,骨密度0.790~0.897 g/cm2者归于骨量减少组,骨密度不低于0.897 g/cm2者归于正常组,每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用SPSS 10.0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及相关分析,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9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丙二醛浓度: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高于正常组[(11.98±2.12),(9.28±1.44),(7.60±1.70)μmol/L,P<0.01],骨质疏松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1).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低于正常组[(722.61±105.10),(882.34±102.38),(1063.06±76.68)μkat/L,P<0.01],骨质疏松组低于骨量减少组(P<0.01).③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高于正常组[(10.90±1.96),(7.89±1.78),(5.47±1.58)μg/L,P<0.01],骨质疏松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1).④丙二醛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呈显著正相关(r=0.809,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呈显著负相关(r=-0.883,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内的活性氧水平较正常人增高,骨基质的降解也增多,提示活性氧能促进骨基质的降解,加速骨吸收,可能参与和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
推荐文章
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变化与活性氧的相关性研究
MDA、SOD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相关性
西安市城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女性生理因素的相关性
绝经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月经初潮
生育
绝经后女性心脏X综合征患者性激素与β-内啡肽的相关性
女性
绝经后
心脏X综合征
性激素
β-内啡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绝经后女性活性氧与骨基质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骨质疏松,绝经后 骨基质
年,卷(期) 2006,(48) 所属期刊栏目 糖尿病康复相关基础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4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48.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亚飞 深圳市中医院骨科 26 93 6.0 8.0
2 辛本忠 深圳市中医院骨科 5 30 2.0 5.0
3 林远方 深圳市中医院骨科 18 35 4.0 5.0
4 陈伟梅 深圳市中医院骨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骨质疏松,绝经后
骨基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