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和脑损伤的长期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取33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组(n=12)、缺血组(n=11)和假手术组(n=10).前2组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不插栓线.补阳还五汤组:从缺血前7天开始按13.3 g/kg剂量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剂(补阳还五汤处方来源于<医林改错>,成分:黄芪120 g,当归6 g,川芎4.5 g,赤芍4.5 g,地龙3 g,红花3 g,桃仁3 g,药材购自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并经鉴定,煎2次,40 min/次,合并后浓缩为含生药2 g/mL),持续到缺血后14 d,1次/d;其余各组同时灌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同补阳还五汤组.②通过肢体放置实验[包括7个步骤.评分标准:正常,2分;延迟(2 s)和/或不完全,1分;不反应,0分]在缺血后1~7,10,14,21和28 d评价前后肢对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反应.通过横木行走实验(用噪音刺激大鼠跨过横木.评分标准:大鼠不能呆在横木上,0分;大鼠能呆在横木上但不动,1分;大鼠试图跨过横木但摔下,2分;大鼠跨过横木,但损伤的后肢滑落次数超过50%,3分;超过1次但不到50%,4分;仅滑落1次,5分;顺利通过,6分)评价运动的协调和整合缺损.通过黏胶揭除实验(评分标准:1分为≤10 s;2分为10~19 s;3分为20~29 s;4分为30~39 s;5分为40~49 s;6分为50~59 s;7分为≥60s)评价躯体感觉功能.2块同面积的医用胶布分别贴在两前肢腕部腹侧面作为触觉刺激,记录大鼠揭除胶布的潜伏期.③缺血后第29天处死大鼠,取脑,冠状冰冻切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测定梗死体积.④肢体放置和横木行走实验结果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黏胶揭除实验结果和梗死体积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鼠3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肢体放置实验评分:缺血后1~10,14,21,28 d缺血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u=0~9,P<0.01).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在缺血后1~7,10,14 d明显高于缺血组(u=4.5~35,P<0.05~0.01).②横木行走实验评分:缺血后1~7 d缺血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u=0~10,P<0.05~0.01).缺血后1~3 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高于缺血组(u=26.5~31,P<0.05).③黏胶揭除实验评分:缺血后1,7,14,21,28 d缺血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56~21.91,P<0.05~0.01).缺血后1,7,14,21 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低于缺血组(t=2.36~3.88,P<0.05~0.01).④脑梗死体积:缺血后29 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小于缺血组[(95±25),(123±22)mm3,t=2.7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长期感觉运动功能,减轻脑损伤.
推荐文章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血脑屏障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
局灶性脑缺血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大鼠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纳洛酮
脑梗死
地黄饮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地黄饮子
局灶性脑缺血
TTC染色法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补阳还五汤/药理学
@超微化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长期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中药疗法 脑损伤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插图1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6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储利胜 浙江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46 276 9.0 15.0
2 邵亮 浙江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1 37 1.0 1.0
3 孟丁瑜 浙江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1 37 1.0 1.0
4 李建浩 浙江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 43 2.0 2.0
5 孙吉 浙江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 4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36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5(4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6(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7(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中药疗法
脑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