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粘附分子上调导致的白细胞浸润与脑梗死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哪些因素对其能产生影响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材料:实验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和病理科完成.成年雌性SD大鼠,制作脑缺血模型时体质量控制在280~350 g.方法:大鼠分3组:对照组、卵巢切除组、雌激素治疗组(雌二醇,2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周).4周后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 h、2 h再灌注0、1、3、6、22、70 h模型.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缺血半球选取10个高倍视野计算脑组织内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均数,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脑实质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和核因子κB表达水平.结果:①核因子-κB表达:卵巢切除组缺血1 h即有表达,对照组及雌激素治疗组在缺血2 h才有阳性细胞,3组均在缺血2 h再灌注3 h时相表达最强,后逐渐降低,卵巢切除组在再灌注70 h仍有少量表达,对照组及雌激素治疗组再灌注22 h后未见核因子κB阳性细胞.②在缺血2 h再灌注22 h时,卵巢切除组动物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多,与雌激素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45),在缺血2 h再灌注70 h时,卵巢切除组仍多于对照组和雌激素治疗组,但仅和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雌激素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
NF-κB
细胞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粘附分子
蛋白水解酶
炎症相关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细胞因子
高血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炎症反应
缺血再灌注
细胞因子
炎症细胞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环氧合酶
无患子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无患子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雌激素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受体,雌激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NF-κB
年,卷(期) 2006,(46)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再生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2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3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46.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光辉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5 20 2.0 4.0
2 周国庆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2 6 1.0 2.0
3 江云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1 1 1.0 1.0
4 孟奎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受体,雌激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NF-κ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