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研究表明,针灸治疗有一定作用,三焦经是临床治疗耳病的首选穴位,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针刺三焦经腧穴翳风、耳门、中渚穴对庆大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的改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单位: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材料:选用健康白色雄性豚鼠60只,3~4月龄,普通级,体质量250~300g,耳廓反射正常.按随机抽签法将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翳风穴组、耳门穴组、中渚穴组,每组12只.方法:实验于2001-01/0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实验室完成.①正常组保持正常饲养条件,模型组、针刺各组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 mg/kg,连续20 d.3个针刺组分别选取翳风、耳门、中渚穴,在给药同时两耳分别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前豚鼠固定,选用0.35 mm×25 mm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刺入皮下,直刺约10 mm,平补平泻捻转行针,隔10 min 1次,0.5 min/次,留针30 min,治疗20 d.②干预前后采用7S11A诱发电位仪进行脑干听觉反应测试,声源通过耳机输入,检测豚鼠脑干听觉反应阈值.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针刺翳风、耳门、中渚穴对庆大霉素致听力损害大鼠脑干听觉反应阈值的影响.结果:豚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干预前,各组间脑干听觉反应阈值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模型组、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鼠脑干听觉反应阈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翳风组、耳门组、中渚组鼠脑干听觉反应阈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翳风组与模型组差异最明显.结论:针刺耳门、中渚穴,特别是翳风穴可以减轻庆大霉素耳毒性.
推荐文章
针刺三焦经腧穴对庆大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的影响
听力损害
针灸疗法
听觉脑干反应
庆大霉素
针刺翳风穴对庆大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听力损害
针灸疗法
热休克蛋白
庆大霉素
针刺不同穴位治疗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
听力损害
针灸疗法
琥珀酸脱氢酶
腧穴特异性
实验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翳风、耳门、中渚穴对庆大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听觉脑干反应的干预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庆大霉素类/副作用 药物毒性 听力障碍/针灸疗法
年,卷(期) 2006,(31)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2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38 902 16.0 22.0
2 耿恩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6 42 5.0 6.0
3 付平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庆大霉素类/副作用
药物毒性
听力障碍/针灸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