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近年来亚低温对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亚低温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已越来越引起重视.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区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机制.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单位:湖北省人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0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中心进行,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50只.方法:将SD大鼠50只,先随机选取10只分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只;余下的40只随机分为常温脑缺血组和亚低温脑缺血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5只外,其余大鼠均采用Longa改良线拴法建立可逆的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假手术组及常温组置于20℃室温,肛温稳定在37℃左右;亚低温组将大鼠置于4℃环境中,全身采用亚低温方法,控制大鼠肛温在(33.0±1.0)℃,缺血结束后立即自然复温,脑缺血3 h后开始再灌注过程.所有造模大鼠均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0分为无神经缺损症状;1分为不能伸展对侧前爪;2分为行走时向偏瘫侧转圈;3分为向偏瘫侧倾倒;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缺血脑组织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的表达,脑梗死灶体积百分比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实验过程中有15只大鼠因颅内出血、麻醉意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不满足要求而被剔除,随机补充15只造模成功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大鼠保持50只大鼠.①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54±1.24,3.71±1.50)个/视野];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31.94±7.23,69.20±9.43)个/视野,F=179.16,P<0.001].②白细胞介素-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20±1.34,3.89±2.08)个/视野];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28.95±4.97,55.79±7.93)个/视野,F=174.95,P<0.001].③梗死灶体积百分比: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21.06±2.42)%,(30.32±2.71),F=374.87,P<0.001].④神经功能评分:亚低温脑缺血组明显比常温脑缺血组低[(1.35±0.27)%,(2.04±0.34)%,F=117.17,P<0.001].结论:①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脑梗死灶体积较常温脑缺血组明显缩小,提示亚低温对缺血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②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仅见少许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阳性表达,而缺血后再灌注24h脑缺血区即有较多阳性细胞表达,提示脑缺血启动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诱发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对炎症级联反应的抑制是发挥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