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肥胖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区域性成年人的肥胖发展态势及易感人群特征分析,可指导其防治工作.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年人的肥胖状况和肥胖易感人群特征,为群体性预防和矫治肥胖提供参考数据.设计:随机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对象:于2000-09/11按照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南宁、桂林和玉林3城市抽取20~59岁成年人5 157名为调查对象.方法:采用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指定的"数显电子身高计"和"RCS-160数显电子人体秤",对5 157名调查对象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后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1997年WHO的肥胖程度划分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肥胖程度评价;使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登录卡片>对所有对象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城乡和体育锻炼状况等方面调查;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卡方检验.主要观察指标:体质量指数和超重率结果:筛查出超重以上者(体质量指数≥25 kg/m2)1 028名.①男女的体质量指数为(22.91±2.81)kg/m2和(22.37±2.96)kg/m2,男子高于女子(t=6.75,P<0.01),男女均低于全国的加权平均数23.34 kg/m2和22.93 kg/m2(tm=-7.78,tf=-9.60,P<0.01).②男女超重率分别为21.88%和17.98%,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earson Chi-Square=8.247,df=1,P<0.01);③20~24岁体质量指数均值和超重率都为最低,男子20~34岁、女子25~39岁是快速增长期,男子在40~44岁和55~59岁各出现1次增长峰值,女子在50~54岁出现1次增长峰值.男女体质量指数和超重率曲线都在40~44岁间出现第一次交叉,女子高于男子,在55~59岁出现第二次交叉,男子高于女子.④桂林样本的超重率和体质量指数均值均高于南宁和玉林(Pearson Chi-Square=13.579,df=2,P<0.01;F=12.328,P<0.01),肥胖程度依次为"桂林市>南宁市>玉林市";⑤农民的超重率和体质量指数均值均明显低于城市人口,城乡差异具有显著性(Pearson Chi-Square=82.700~137.026,df=2,P<0.000;F=111.539,P<0.000);⑥各职业类别中,男女都是农民的超重率最低(9.49%和8.51%),男子列前3位的分别是:"服务行业者"(48.21%)、"企事业单位负责人"(40.91%)和"办事人员"(36.34%),女子分别是:"商业人员"(32.56%)、"运输工人"(25.00%)和"生产工人"(24.38%),存在明显的职业差异(Pearson Chi-Square=97.944~178.888,df=2,P<0.000).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年人肥胖程度2000年现状调查结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超重以上人群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域、城乡和职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