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经中药复方制剂处理后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2在龙华医院科研实验中心完成.①选择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复方0.4 g/mL,0.8g/mL,1.6g/mL及3.2g/mL组,每组10只.以上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 g/L氟伐他汀、0.4 g/mL,0.8g/mL,1.6 g/mL及3.2g/mL中药复方(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生药,2 mL/(次·只),分别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与大鼠分组情况相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HMEC-1细胞均通过高脂血清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各组细胞分别应用相应组别的大鼠血清处理72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中药复方0.4 g/mL,0.8g/mL,1.6 g/mL及3.2g/mL组细胞培养上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33±0.19,4.44±0.34,3.46±0.17,4.33±0.27,6.27±0.25)μg/L(P<0.01)],其中中药复方1.6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4.55±0.20)μg/L(P<0.01);以上各剂量中药同时能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水平,其中中药复方3.2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0.63±0.12,1.03±0.12(P<0.01)].结论: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的中药复方制剂可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细胞间黏附及血管内皮损伤,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实现.
推荐文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动脉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细胞黏附分子
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其黏附分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大鼠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血府逐瘀口服液
微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缺氧/复氧
黄芩素对内毒素诱导的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黄芩素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抑制蛋白κB
内毒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复方对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芪 瓜蒌 薤白 冠状动脉硬化 内皮,血管/细胞学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年,卷(期) 2006,(27) 所属期刊栏目 内科康复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5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7.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怡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系 46 484 13.0 21.0
2 刘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研处 123 755 17.0 23.0
3 张静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 59 501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3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9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芪
瓜蒌
薤白
冠状动脉硬化
内皮,血管/细胞学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