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典型的弱势群体,其社会处境已引起普遍关注,因此,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创建和谐社会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的: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干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对象:调查于2005-02在中国15个省完成.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抽取300名春节期间返乡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方法: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个别测试;做答前给予指导语,农民工根据最近1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卷.结果数据运用光电阅读机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如有5个以上项目未答或总分低于95分的问卷视为无效而不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返乡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②返乡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文化程度、打工时间、经济收入差异比较.结果: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75份问卷,回收率91.67%.最终有245名有效被试进入结果分析.男118人,女127人;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26.09岁.90项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①受测农民工的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173.13±44.35,129.96±38.70)(t=15.237,P<0.001);(52.96±20.27,24.92±18.14)(t=21.654,P<0.001)].②农民工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1.73±0.55,1.37±0.48)(t=10.260,P<0.001);(2.12±0.56,1.62±0.58)(t=14.092,P<0.001);(2.10±0.59,1.65±0.61)(t=12.076,P<0.001);(1.99±0.59,1.50±0.59)(t=13.072,P<0.001);(1.88±0.53,1.39±0.43)(t=14.260,P<0.001);(1.98±0.69,1.46±0.55)(t=11.951,P<0.001);(1.74±0.58,1.23±0.41)(t=13.692,P<0.001);(2.00±0.61,1.43±0.57)(t=14.647,P<0.001);(1.81±0.57,1.29±0.42)(t=14.472,P<0.001)].③受测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打工时间的差异.结论:返乡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常模水平,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打工时间对返乡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