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2-01/2005-06来自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米氮平治疗组(n=38),阿米替林治疗组(n=36)、对照组(n=36),各组均行常规神经营养药物和促智药物治疗,米氮平治疗组同时口服米氮平30 mg/次,1次/晚;阿米替林组同时口服阿米替林25 mg/次,分早晚两次口服,最大剂量为100 mg/d,总疗程均为12~24周,治理期间不合并其他抗抑郁或精神障碍药.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及6个月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记录治疗期间米氮平治疗组和阿米替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6个月对各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进行评定.结果:纳入患者110例,由于调查过程中停药、失访、患并发症、死亡等原因,米氮平治疗组、阿米替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5、6和6例,分别进入结果分析33、30和30例.①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米氮平治疗组在治疗第1,2,4,8,12周及6个月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0.05),阿米替林组在治疗后第2,4,8,12周及6个月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0.05).②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米氮平治疗组及阿米替林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2周、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0.05),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0.05).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米氮平导致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心电图异常、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阿米替林治疗组(P<0.01~0.05).④各组治疗后并发症及预后比较:对照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米氮平治疗组、阿米替林治疗组(P<0.01~0.05),其死亡率也明显增高(P<0.01~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改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抑郁的症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米氮平治疗副反应少,更安全.
推荐文章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危险因素
非条件Lpgostoc回归分析
米氮平治疗伴发抑郁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探讨
米氮平
抑郁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围绝经期女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围绝经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危险因素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人颈动脉超声的研究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发抑郁的治疗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抑郁症 米氮平 阿米替林 康复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4
字数 4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索爱琴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9 289 9.0 13.0
2 党雷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8 4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抑郁症
米氮平
阿米替林
康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