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乌龙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元损害病理过程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实验室完成.①选用Wistar大鼠30只,3~4月龄,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做开颅术,不结扎血管;模型组和乌龙丹低、中、高剂量组: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乌龙丹低、中、高剂量组:造模前灌胃乌龙丹流浸膏[乌龙丹由生黄芪、葛根、制首乌、川芎、丹参、地龙、全蝎、制僵蚕、水蛭、生晒参、石菖蒲、女贞子、白术、当归组成,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药房提供,加工为流浸膏(含生药2.5g/mL)]1,2,4 mL,给药7 d;假手术组:术前灌胃2 mL生理盐水,干预7 d;模型组:造模前灌胃2 mL生理盐水,干预7 d.②于末次给药后2 h造模: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夹闭左侧颈总动脉1 h后放开;阻断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③大鼠造模24 h后,剥取脑组织,冠状连续切片.在JEM1200-EX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的超微结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操作,应用图形分析仪系统,计算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阳性细胞数(细胞凋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操作检测Bcl-2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情况.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Wistar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神经细胞有明显病理改变,神经元肿胀或浓缩,有凋亡细胞表现.乌龙丹3个剂量组:多数细神经细胞胞保存完好,神经细胞基本形态结构完整,与假手术组相似.②模型组脑组织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阳性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4组(P<0.05),Bcl-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其他4组(P<0.05).乌龙丹低、中、高剂量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与相关基因表达与假手术组相近.结论:乌龙丹具有减轻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结构的病理损伤,对抗细胞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发挥可能与乌龙丹影响脑缺血后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因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压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地黄饮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地黄饮子
局灶性脑缺血
TTC染色法
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内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大鼠
葛根素
脑缺血损伤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海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龙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元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中药疗法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06,(1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4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康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 56 236 9.0 14.0
2 钟洪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 14 98 5.0 9.0
3 臧堃堂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 5 59 4.0 5.0
4 郭建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 8 34 5.0 5.0
5 朱传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 18 138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中药疗法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