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国内外近年来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原理进行回顾,并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相关性,探讨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强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4-08的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词"animal model,intervertebral discdegeneration",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然后筛除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篇关于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随机和非随机试验研究,14篇文献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综述,排除1篇为非随机试验研究.14篇文献包括448个实验对象,通过对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分组模型优缺点及临床相关性进行评定.资料综合:椎间盘退变模型可以划分为实验诱发和自发性模型,实验诱发的动物模型又可以细分为机械型(应力型、脊柱不稳致椎间盘退变模型)和结构型(手术直接损伤型、化学损伤型).①应力动物模型:外部压力作用于椎间盘,导致内部应力的重新分配,随后在局部出现生物学效应.②脊柱不稳致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通过手术间接破坏关节面或棘突等支撑组织,反复刺激脊柱肌肉或进行脊柱相邻节段融合等方法间接对脊柱施加过度运动而实现.③手术直接损伤型动物模型: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干扰纤维环或终板引发间盘的退变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建模方法.④化学损伤型动物模型:旨在通过选择性的降解蛋白多糖减少间盘容积从而达到减轻受累神经根压力的作用.通过注入木瓜凝乳蛋白酶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兔和狗的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⑤自发性模型:一些特殊的动物种系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的水分、固定电荷密度和膨胀压逐渐降低,而在脊柱周围肌肉和椎体松质骨中无此变化.自发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主要是间盘形态功能之间不稳定的平衡,遗传因素的影响可以改变这种平衡而加速退变.结论: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观察时间相对较短,部分观察指标无法监测.小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与人椎间盘退变之间存在差距,但通过大鼠和兔的椎间盘退变模型仍可对人椎间盘进行很好的研究.
推荐文章
新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
腰椎间盘
退变
动物模型
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颈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盘源性颈痛
实验介导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软骨终板
体内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与进展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间盘
退行性病变
动物模型
在体模型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学回顾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间盘/病理学 基因表达 疾病模型,动物 生物力学 椎间盘/解剖学和组织学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45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8.05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放 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15 58 6.0 7.0
2 任大江 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东医疗区骨科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间盘/病理学
基因表达
疾病模型,动物
生物力学
椎间盘/解剖学和组织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