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传统的兔桡骨骨缺损模型和胫骨骨缺损模型在骨的愈合过程中,不能排除与其紧密相临的尺骨或腓骨骨膜向骨缺损区成骨.为避免这种缺点,拟设计兔股骨1.5gm骨缺损模型,从而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骨缺损模型.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12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动物所完成.选取健康月龄6个月的新西兰大白兔6只,均制备左侧股骨中段长1.5 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从兔左后肢股骨前外侧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沿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锐性分开进入,不切开骨膜,于股骨前外侧放置已塑形好的4孔普通钢板,钢板预弯弧度5°~8°,以使钢板和股骨向前外凸的弧度相吻合.电钻钻孔后依次旋人4枚螺钉固定,可在两边两个螺钉之间各加用一根细钢丝环扎以增加牢固性.于钢板第2、3孔之间,以线锯锯断股骨一侧,用直尺测量股骨1.5 cm长,并标记好另一端截骨线,线锯截断,并切除该段对应的骨膜,造成标准的1.5 cm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缝合后敷料包扎,术后肌注青霉素钠40万u预防感染.术后严密观察6只兔的精神状况、饮食、活动、伤口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6,12,18周各处死2只,大体观察骨缺损处的表面变化、内痂形成、两截骨端变化、骨缺损修复情况;摄左侧股骨正位X光片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实验选取新西兰大白兔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动物一般情况:术后第1天所有兔的精神状况稍差,进食略减少,活动减少,术肢跛行明显,全身无皮疹及畏寒发热.2 d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饮食增加,精神好转.②术后骨缺损区大体观察结果:术后6周骨缺损区有质较软的肉芽组织,无明显骨痂形成.术后12周有少量比较薄的骨痂,骨缺损区为软组织包裹.术后18周骨痂形成较前稍有增多,但骨缺损区仍无骨性连接,骨缺损未愈合.③术后骨缺损区X射线片观察结果:术后6周骨缺损区呈散在点状阻射影,骨缺损区清淅可见;术后12周骨缺损区周围近截骨端有小片状阻射影,骨缺损区呈透亮影;术后18周骨缺损区仍呈透亮影,两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缺损仍不能愈合.结论:采用股骨制备骨缺损模型,可避免膜性成骨的骨形成作用,神经、血管的解剖部位相对恒定,变异小,制作模型操作简单,且模型的统一性和可重复性好,能更好地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推荐文章
兔股骨骨不连模型的建立
骨不连
股骨
缺损长度
动物模型
外固定架
仿生骨植入钛网管固定修复兔骨缺损
仿生骨
钛网管
骨缺损
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股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骨折固定术,内/方法 骨螺丝 骨再生 骨和骨组织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组织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49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05.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国献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120 1119 18.0 24.0
2 王永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9 54 5.0 7.0
3 张元平 解放军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第四疗区骨科 2 20 2.0 2.0
4 崔继秀 解放军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第四疗区骨科 2 20 2.0 2.0
5 郭飞 解放军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第四疗区骨科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医学工程
骨折固定术,内/方法
骨螺丝
骨再生
骨和骨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