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照大鼠致淋巴结、胸腺基因表达谱改变情况,探讨电磁辐射非热效应分子作用.方法:微波接触剂量现场检测于2002-01/2005-05进行;高功率微波对大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于2003-12/2005-05分别在航天中心医院动物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室完成.①采用德国Narda公司EMR射频电磁辐射分析仪,根据国家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89)测定和评价该研究所近年(2002/2005)作业人员操作位的微波辐射强度,同时收集该所既往微波现场检测资料.②应用由上海沪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0 003个基因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SBC-R-RC-100-10)检测10 mW/cm2重复照射Wistar大鼠150min后1,3,7,14 d的淋巴结、胸腺的基因表达谱改变情况.健康二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4只,随机分为未照射对照(10只)和平均功率密度10 mW/cm2照射(24只)2个组,重复照射150 min(照射30 min/d,连续照射5 d),峰值功率为16 W/cm2,屏蔽室内温度约28℃,相对湿度24%.结果:实验大鼠3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0 mW/cm2微波一次照射Wistar大鼠30 min,不会引起大鼠直肠温度明显升高.②照射后各时间点淋巴结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均多于胸腺.淋巴结、胸腺差异表达基因数:照后1 d分别为913和156个,照后3 d为157和88个,照后7 d为97和37个,照后14 d为208和148个.③10mW/cm2功率密度微波连续5 d照射Wistar大鼠共150 min,能够引起实验大鼠淋巴结和胸腺组织基因表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信号转导、免疫及防御反应、氧化应激、凋亡、细胞周期、细胞黏附、细胞骨架组建和发生、DNA复制与修复等生物学功能.④在这些已知生物学功能基因中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淋巴结25个,胸腺11个).⑤淋巴结中8个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则明显地表现出功能和表达模式的一致性.它们参与的是抗氧化生物学过程,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调.结论:①10 mW/cm2高功率微波重复照射Wistar大鼠150 min对免疫组织的影响属于非热效应分子作用.②Wistar大鼠淋巴结对微波的辐照敏感性高于胸腺.③电磁辐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动物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
推荐文章
高功率脉冲微波辐照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大鼠(wistar)
高功率脉冲微波(HPPMW)
血清
生化指标
高功率微波辐照小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
微波
基因表达谱
免疫组织
非热效应
高功率微波(HPM)对引信辐照效应的研究
引信电磁兼容性
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
电磁环境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功率微波辐照对大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微波 辐射 免疫系统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06,(29) 所属期刊栏目 康复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7,插5
页数 7页 分类号 Q3
字数 8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9.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姝雅 航天中心医院科教处 10 79 6.0 8.0
2 崔玉芳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室 6 12 1.0 3.0
3 王水明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病理学研究室 33 12 1.0 3.0
4 张天许 航天中心医院社区中心职业病科 2 19 2.0 2.0
5 张超 航天中心医院科教处 2 15 2.0 2.0
6 徐菡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室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
辐射
免疫系统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