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与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25项参数的变化.设计:同期对照病例分析.单位: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对象:①脑梗死组:2002-01/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均为首发患者,病程4~12 h,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其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②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血压正常,无心、脑、肾疾病及糖尿病的健康人53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方法:①脑梗死组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降纤治疗,注射2支10 u克栓酶,分别于第3,5,7天再次注射1支10 u的克栓酶.②两组均用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和EDTA-Kz抗凝血2 mL,测定切变率分别为200 s-1,30 s-,5 s-1和1 s-1时的全血黏度值、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③脑梗死组患者首次检测时间为发病24 h内(急性期),并于治疗2周后(恢复期)复查上述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127例,急性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恢复期有5例患者因出院未能复查.正常对照组53例均无脱落.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脑梗死组患者恢复期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②与急性期比较,脑梗死组患者恢复期红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基本相似(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普遍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推荐文章
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刺五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细胞参数的实验研究
脑梗塞/病理学
血液流变学
血细胞
复方地龙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复方地龙胶囊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变形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全血细胞参数及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血细胞 血小板
年,卷(期) 2006,(42)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再生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7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42.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晨光 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83 616 15.0 19.0
2 赵庆伟 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26 167 8.0 11.0
3 涂晓艳 3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血细胞
血小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