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活化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收缩力及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2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进行.取34只雄性Wistar大鼠,单纯随机分成3组:①对照组(n=10):只做开胸手术,不结扎动脉.②模型组(n=12):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制备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③别嘌呤醇组(n=12):结扎冠状动脉后灌胃给予别嘌呤醇20 mg/(kg·d).梗死4周后麻醉状态下迅速剪下心脏,取心肌记录不同细胞外钙浓度[Ca2+]情况下细胞内钙[Ca2+]i含量和心肌收缩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观察肌钙蛋白Ⅰ降解的情况.结果:2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收缩期模型组心肌收缩力低于对照组和别嘌呤醇组[(21 7±2.1),(46.9±4.9),(42.9±4.2)mN/mm2,P<0.05],后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收缩期模型组细胞内钙低于对照组和别嘌呤醇组[(0.31±0.02),(0.44±0.04),(0.38±0.04)μmol/L,P<0.05],后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舒张末期模型组心肌收缩力和细胞内钙较正常对照组和别嘌呤醇组略有增加,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④别嘌呤醇可抑制肌钙蛋白Ⅰ降解.结论:①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能改善心衰心肌钙分布的不平衡状态,使细胞内钙水平恢复接近正常水平,增加心肌的收缩力.②别嘌呤醇的强心作用在于它不但能够改善心衰心肌钙分布的不平衡状态,而且能够增加肌丝蛋白对钙的敏感性,改善异常的兴奋收缩耦联.
推荐文章
利心冲剂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利心冲剂
磷酸肌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口服尼可地尔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
尼可地尔
心功能
心源性死亡
再住院
心室重塑
复方黄精口服液对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研究
复方黄精口服液
心力衰竭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肌球蛋白重链
阿霉素
强心宁煎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强心宁
心力衰竭
阿霉素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口服别嘌呤醇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收缩力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 心肌收缩 别嘌呤醇
年,卷(期) 2006,(32) 所属期刊栏目 心血管功能康复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59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3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19 76 5.0 8.0
2 吴平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131 614 13.0 18.0
3 伍海安 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内科 20 28 3.0 4.0
4 金哲秀 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内科 16 39 3.0 6.0
5 戴铁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力衰竭,充血性
心肌收缩
别嘌呤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