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DNA(mtDNA)水平的改变,及中药平肝熄风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1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平肝熄风汤组(n=20);后3组于造模后设4 h,1,3,7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①造模:模型组和平肝熄风汤组用0.4 U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灭菌生理盐水2 μL,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给药:平肝熄风汤组动物清醒后开始灌服平肝熄风汤(钩藤15 g,大黄10 g,天竺黄5 g,三七6 g等)生药82.52 g/(kg·d),每天上下午各1次,3 mL/次.其他3组给予灭菌生理盐水灌服.③在相应时间点测定神经缺损症状积分(从向出血侧旋转,前爪抓力,爬竿能力3个方面评定,每项0~5分,0分为正常),然后处死,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脑海马mtDNA水平.结果:6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缺损症状积分:模型组和平肝熄风汤组大鼠于造模后4 h达高峰(8.90±1.14,8.80±0.84),随后逐渐下降,至7 d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1);平肝熄风汤组1,3,7 d均低于模型组(P<0.05,0.01).②mtDNA水平:模型组和平肝熄风汤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平肝熄风汤组造模后3,7 d两个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mtDNA水平下降,平肝熄风汤能阻断mtDNA水平的下降,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DNA水平下降与平肝熄风汤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中药疗法 平肝熄风药 疾病模型 大鼠
年,卷(期) 2006,(1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45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9.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清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115 986 15.0 23.0
2 李霞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24 329 11.0 17.0
3 熊新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46 263 9.0 12.0
4 谭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16 212 8.0 14.0
8 包太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18 11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中药疗法
平肝熄风药
疾病模型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